北京最早有电梯的“豪宅”成“鬼楼”,钉子户吃低保
90年代后期,我有两年住在阜成门内,总喜欢在阳台上俯瞰周边胡同。
看也看不够,胡同景象虽然破败,偶有成群的白鸽盘旋,在蓝天映衬下,一切生机勃勃。那年代,北京没有城市综合治理,感觉每条胡同都是市场,充满浓厚的烟火气和市井气。
那时候就注意到福绥境大楼了,实在是太突出太奇特了。大面积的古老胡同,像一个无边的巨大棋盘。而那栋方方正正的大楼,如一面帆醒目地矗立其间。作为一个小镇走出来的青年,从小被灌输的人生理想就是“远走高飞、高楼大厦”。而福绥境大楼,就是我们小镇青年理想中的高楼大厦。
一
我一定要到近前看看,这个大楼是咋回事儿。
穿过阜成门内大街,穿入两旁都是店铺的胡同,反而看不到那栋楼了。凭着记忆中的方向,我寻摸着找胡同。北京的胡同四通八达互通互联,只要方向对,哪怕来回折返一下甚至绕行一下,都可以到达那个点。
当时,完全不知道这栋大楼是居民楼啊。因为远了看,他是那么齐整方正,朴实端庄,颜色也非常悦目,像米色又像灰色,蓝天白云之下,像极了政府办公大楼。而且,北京确实是有“办公机构在胡同深处,而居民住宅在街上”这种普遍现象的。
结果,来到近前我真傻了眼。院子里纵横错乱横摆竖搁地堆放着破旧自行车三轮车板车,光着膀子的大爷坐在水泥花坛边下棋抽烟晒太阳对陌生人喝问“你哪儿的”,窗台上破瓶子烂罐子旧纸箱废家具压着半截砖头盖着掉底的盆子…………进了脏乱差的黑洞洞的走廊,居然还有电梯,电梯里还养着个人开电梯。
在商品住宅市场启动之前的上世纪,在黑龙江生活多年没机会住居民楼的小镇青年,把居民住宅楼房看得高不可攀,觉得必是大机构大单位或者副科级中级职称以上阶层,才有资格和能力住上楼房的。而眼前,这么漂亮的大楼里,居然住着与最破旧胡同大杂院毫无二致的老百姓,实在令人大跌眼镜。
那时候,网络不发达。也没有想过去搜索这栋大楼的更多信息。直到有次出差,偶然在一本航机杂志里了解到这个楼的前世今生。
二
这栋建筑就是福绥境大楼。
福绥境这个地名也令当时的我莫名其妙,以为取自满清语言。后来查到,本地原名“苦水井”,有位大官买了这里的宅子,嫌地名不吉利,做主改叫“福绥境”,取自"福禄绥之"(《诗经 小雅 鸳鸯》),意为“平安有福”之境。
在“共产主义是天堂,人民公社是桥梁”的大跃进时期,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,北京市决定在东城、西城和崇文三个区各建一座示范性的共产主义大楼。其中,西城区的大楼幸运地选在了福绥境。另外两栋具有实验和创新性质的共产主义大楼,分别是东城区的北官厅大楼(已拆),和崇文区的安化大楼(淹没在周围其他居民楼中)。
但不知道为什么,笔者吕航始终只对福绥境大楼感兴趣,从没有身临其境探访后两栋大楼的意愿。想想原因,一是福绥境大楼被周边古老的平面胡同包围,立体反差效果巨大;二是这栋大楼是最早被笔者注意到,并深感奇怪的,所以印象深刻。
三
福绥境大楼原称“鲁迅纪念馆北住宅”,源于鲁迅故居改建而成的鲁迅纪念馆在附近。“人民公社大楼” “共产主义大厦”则是老百姓们的俗称。那时正是1958年 “大跃进”时期。人民公社与共产主义最鲜明的特征,就是吃公共食堂大锅饭,所以有容纳500人的大食堂。
家家户户不用开伙,到食堂吃大锅饭,饭后抹嘴就走还不洗碗。这真是一幅颇具理想主义的集体生活画卷,今天的宅男和懒女们也许对共产主义生活充满向往。即使当年,从大杂院搬出来的胡同居民而言,福绥境大楼的硬件水平堪称“豪宅”。当年住进人民公社大楼的老百姓,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。
楼内有189个居住单元,101间单身宿舍。在规划的草图中,这座公社大楼还有托儿所、理发室、小卖部、保健室、开水间、公共厨房和厕所,以及男女更衣间和洗浴间等。
大楼地上八层,地下一层,有三部电梯,是北京最早的有电梯的居民楼。体量极其宏大,建筑面积2.5万平方米,是用人民大会堂的剩料建成的。大楼呈“Z”字形,这个设计使得周围任何角度都难窥大楼全貌。
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主持设计师张长儒说,福绥境大楼最初设计为“U”形,朝东和朝南的部分是普通住宅。朝西的附楼,一二层是幼儿园,三至八层则是单身宿舍。大楼的主力户型是两居室,包括一个卧室,一个起居室,一个卫生间和一个阳台。
但实际上,“U”形楼虽然坐北朝南,但东西两个附楼互相遮挡,都见不着太阳。所以,在画施工图时,把大楼的一条“腿儿”给掰过来了,变成了“Z”字形。而内部结构也做了调整。原本设在顶层的公共食堂,改到一层,既方便楼内居民就餐,还可以对外营业。为考虑居民吃小灶的实际需要,又在每层设计个公共厨房。
大食堂散伙后,居民在楼道里搭起小厨柜,从早期蜂窝煤炉、煤油炉、煤气罐到后来的液化气罐、电磁炉一代代的灶具堆满走廊。一度为人艳羡的豪宅,逐渐走下坡路,成为立体的大杂院。
四
1993年,福绥境大楼被北京市列入重大火灾隐患大楼。1998年,西城区政府为大楼投资进行危电改造。
事实上,笔者最早探访福绥境大楼的90年代末期,大楼的状态还是很好的。至少在外观上仍然很整齐端庄。
但那个年代已经有了商品楼市场,随着有本事的年轻一代搬离这个巨大筒子楼,废弃的的房屋被私租,居民成分复杂。“破窗效应”的结果,就是私搭乱建严重。有居民把走廊尽头拦腰装上金属栅栏,就有居民干脆用砖把同样的走廊尽头砌死。大楼的管理部门越来越失去管理的兴趣和力度。
随着惊悚题材的文艺影视剧兴起,全国各个城市都凭空地出现了“鬼楼”“鬼屋”,小青年们把探秘的目光盯上了福绥境大楼。经常有人打着手电筒,拿着照相机,战战兢兢地躲过门卫溜进楼内,自己吓自己的东张西望,满足自己“城市探险”的爱好。
2000年,区政府出资为大楼配备了116个灭火器,并更新了三部电梯。2003年安装应急灯16盏,完成二次供水改造和封堵垃圾道工作。虽经多方努力,但是“由于此楼不具备正常生活的基础设施,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”。2004年初,又被列为全市第一重大火灾隐患单位。
如何让福绥境大楼这样的历史建筑 “活起来”?成为越来越多文化学者关心的话题。
有专家认为,福绥境大楼高度仅次于白塔,破坏了白塔寺地区的古都风貌,应予以拆除。但另外一派专家认为,福绥境大楼是特殊年代的标志建筑,有文物纪念价值,应该保留。社会各界对大楼的何去何从做了很多探讨,如开发成图书馆、快捷酒店、青年公寓、老年公寓、文化创意工场等。
但都无果。
五
2005年,该大楼再次被列为全市重大安全隐患,西城区政府终于筹措资金开始排险腾退。364户居民近千人口陆续腾退,由二环内核心地段,搬迁到海淀等五环之外的地区,各种拉锯谈判掐牵扯扯了好多年。
到2013年左右时,楼里只剩下最后为数不多的几户尚未搬离了。那时候,笔者又一次探访该大楼。在走廊里邂逅了一位“钉子户”大姐,她逮到我这么好的倾听者就拉开话匣子。
他们家是早期邮局职工,如今儿子“三十大几了也没个正经工作,对象也没一个”。全家挤在这个终年不见阳光的朝北小屋,本想和政府谈判多争取套房,结果每次分配的房子都越来越远,现在被晾在那里一过几年,再也没人找他们谈了。好在日常水电都是免费供应的,虽然大楼里黑漆漆,他们正常生活还是可以维持的。她逢见记者来访就急切表白,希望赶紧搬离这个地方。
其实,早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,北京展览馆上的五角星被震掉,白塔的塔顶上的华盖也震歪了,大量平房倒塌人们住进防震棚里去。但福绥境大楼却毫发无损,可见当年建筑质量是很好的。如果好好维修养护,这个大楼完全可以继续服务下去。
2007年底,福绥境大楼入选北京市规委、市文物局联合公布的《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(第一批)》(71个),原则上不得拆除。2019年,福绥境大楼再次入选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公示的“北京第一批429处历史建筑名单”,应该不会有拆除之虞了。